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南北朝370年乱世,少林寺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时间:2022-09-06 16:54:20 | 浏览:531

梁武帝自认为在南梁修建了若干寺庙,又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大家到寺庙出家,甚至首创了信佛吃斋的习惯。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兴旺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大量天竺高僧跑到东方来传教,其中就有著名的达摩祖师。因此他觉得自己功德过人,就问。

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兴旺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大量天竺高僧跑到东方来传教,其中就有著名的达摩祖师。

达摩曾经与梁武帝相见。

梁武帝自认为在南梁修建了若干寺庙,又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大家到寺庙出家,甚至首创了信佛吃斋的习惯。因此他觉得自己功德过人,就问达摩:大师觉得我的功德如何?

达摩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是淡淡地说:啥玩意儿也不是!

梁武帝的老脸立刻变成了铁青色,两个人开始了一系列高深的辩论。其结果是,梁武帝觉得达摩故作高深,而达摩则觉得梁武帝:啥玩意儿也不是!

不管怎么说,南朝的佛教事业,在梁武帝的推广之下,总算是兴旺发达了起来。反倒是当时的北魏,出现了两种特别极端的现象。


一、太武帝灭佛,孝文帝拜佛。

第一,太武帝拓跋焘为何要灭佛?

北魏最牛的皇帝,肯定是太武帝拓跋焘了。这位老兄继承了爷爷和父亲留给他的江山后,先把柔然摁在地上揍了一遍又一遍。随后又灭了大夏、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拓跋焘早年,对佛教也是有点儿感兴趣的,常常找一些得道高僧到身边谈心,颇有益处。可等到他征战天下的时候,却发现佛教对他的宏图大业来说,居然成了一种障碍。

    首先,佛教在北方太有吸引力,以至于大量青壮年,投身进入沙门。这事儿直接导致北魏劳动力严重缺失,没有劳动力就没有税收,没有税收拿什么打仗?

    其次,佛教与中原文化深入交融以后,逐渐产生了一系列神秘的言论。在皇权天授的年代,你又搞出一个神秘言论来,那不是砸场子吗?严重伤害了皇帝的权威。

    再者,拓跋焘对清河崔氏出身的崔浩深信不疑,将其当成第一智囊。而崔浩十分崇拜道教,所以一个劲儿地在拓跋焘耳边诋毁佛教,最终导致拓跋焘开始疏远佛教。

这么一来,拓跋焘终于动手了,首先他下令让50岁以下的和尚全部还俗。随后拓跋焘认为佛教和盖吴起义勾结,所以直接下诏灭佛。不允许任何人信仰佛教,谁敢在家里收留和尚,对不起,全部诛杀。

好家伙,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以后,佛教在北方的传播,基本中断。这便是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中的太武帝灭佛事件。


第二,孝文帝元宏,为何要复兴佛教?

有意思的是,拓跋焘的孙子文成帝拓跋濬继位以后,居然率先颁布了恢复佛法传播的诏令,这下好了佛教又在北魏逐渐发展了起来。

到了拓跋濬的孙子孝文帝元宏继位以后,情况又发生了转变。元宏是个锐意改革的改革家,他为了实行汉化改革,不仅将北魏皇族的拓跋姓氏改成了元,还将都城从大同迁徙到了洛阳。

但是文化融合才是关键,为此元宏在洛阳大力发展儒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因此佛家这才再次在北魏兴盛起来。

尤其是一系列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也认可佛教的义理和功能,不是盲目的迷信,所以说这段时间迎来了佛教的黄金发展时期。著名的嵩山少林寺,也就是在此时建造而成的。


二、孝文帝为何要修建嵩山少林寺?

孝文帝元宏,深知民族融合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开始进行汉化改革。没办法,在当时来看汉文化的优越性,要远远高于鲜卑文化。

而佛教依附于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了汉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佛教在中土发展的过程中,最聪明的地方。只有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才能真正达到永生不灭的目的。

孝文帝元宏本人,也是个非常有文化的人,可以说,儒释道三家的学问,这哥们都很精通。因此他也大力倡导佛教思想的传播。

据统计,当时在北魏,至少有6500多座寺庙,和尚尼姑的数量,更是达到了8万人左右。很显然,北魏已经成为了最适合佛教宣传思想的阵地了!

这个时候天竺高僧跋陀,也趁着北魏这股春风,来到了北魏。跋陀本来有师兄弟6人,其他5个在本地都修炼得道,唯独跋陀一直无法参透。


为此跋陀不远万里跋涉,从天竺来到了北魏,希望在这里寻找到真理。高僧来了,总归要给人家安顿好吧?因此孝文帝元宏,便开始为跋陀修建寺庙,这座寺庙就是著名的嵩山少林寺。

为啥叫少林寺呢?因为寺庙修建在嵩山支脉少室山的密林之中,取少室山和密林中的一个字,因此称之为少林寺。

跋陀便带着数百名弟子,在这里潜心研究佛法。如今少林寺的甘露台,传说就是他们曾经研习佛法的地方。

后来达摩在梁武帝那儿碰壁之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少林寺,便躲在了上面的一个洞窟里面壁9年之久。


三、北周武帝再次灭佛,少林寺差点儿就没了。

北魏被宇文泰和高欢,掰成了两半。宇文泰掌管西魏,高欢掌管东魏。结果西魏演变成了宇文家的北周,而东魏则演变成了高家的北齐。

这么一来天下进入了新三国时期,北周、北齐和南朝。少林寺夹在三者之间,其实十分尴尬,处境别提多为难了。

从孝文帝发展佛教,到北周武帝宇文邕时代,又过去了七八十年时间。这段时间,北方的佛教兴旺发达,大量百姓为了逃避赋税,再次进入寺庙。

这下好了,北周武帝宇文邕是有一统天下之志的,结果大量劳动力流失,使得朝廷赋税和兵源受到了严重伤害。这还得了?

就算北魏时期,佛教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某种工具,可如今也已经严重伤害了北周的利益。因此北周武帝宇文邕宣布灭佛。

其实除了佛教,这回道教也遭了殃。少林寺在这次灭佛事件中,并没有置身事外。大量和尚跑路。有些到了南朝,有些躲进了深山。少林寺昔日繁盛不再,偌大的寺庙古刹中,竟没有一个和尚。

北周武帝宇文邕36岁就去世了,因此他的灭佛大业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儿子宇文赟和孙子宇文阐都没什么出息,大权落在了外戚杨坚手里。

在杨坚的支持下,佛教再次得到了发展,少林寺也逐渐恢复了昔日的声息。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少林寺更是成为了儒释道三家交流心得的重要场所。


四、禅武合一,这是少林寺的特色。

很多人提到少林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武僧。没办法,少林寺和武术联系在一起以后,更容易让大家产生各种幻想。

在若干武侠小说中,少林寺更是和武当派一起,成为了武林中的泰山北斗。那么少林寺内真的有那么厉害的武功吗?

第一,少林寺第一位武僧,僧稠。

少林寺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位武僧,叫做僧稠。这位高僧不仅佛教高深,而且武艺高强。当初北齐开国之君高洋,曾经邀请僧稠到邺城传教。

结果在这里,僧稠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武艺。他能够跳到房梁之上,而且臂力过人,拳脚功夫也很了得。至于实战能力如何,其实历史上没有给出具体的记载。

之所以在南北朝时期,少林寺出现了武僧,我认为这和当时的天下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毕竟那是一个乱世,少林寺所处的位置极为尴尬,一会儿是北魏的,一会儿是西魏的,一会儿又是北齐的,还曾经到了南梁手里。

乱世之中,要想保护自己,光靠讲道理是不行的!强健的体魄,和过人的武艺,才是重点。为了防止盗贼劫掠,少林寺僧人开始习武,也很正常。

第二,十三棍僧救唐王。

这个故事大家就太熟悉了,大致上讲得就是李世民曾经孤身犯险,与王世充争夺战略要地柏谷坞。结果在这里差点被王世充和窦建德的联军给灭了。

好在少林寺十三棍僧出马,搭救了李世民,并且帮助他击败了王世充的手下王仁则,同时将窦建德给抓了,终于迫使王世充投降。

这故事很显然有夸张的成分,不过少林寺武僧当时出手帮助李世民对付王世充倒是真的。因为柏谷坞这儿有千亩良田,那是少林寺的产业。武僧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才会出手对付王世充的人马。

但是我们从中就会发现,在乱世少林寺的僧人习武,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这是年南北朝长达370年的乱世历史,所造成的结果。没点本事,在乱世还真看不住这百年古刹。


总结: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

这事儿在千年以前的少林寺,居然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佛教思想本身就讲究一个沉静,需要修炼内心,参禅打坐是少不了的。

但是一直坐着,对身体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时间长了各种劳损肯定会出现。因此习武就成了和尚们锻炼身体的关键。

外加370年的南北朝乱世,使得少林寺的和尚们,有了强大的自我保护意识。用强健的体魄,保护寺庙的利益,再用冷静的心态,参悟佛法真谛。所谓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大致如此。

历经风霜以后,如今的少林寺,屹立千年而不倒,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禅武合一的精神,一直传承着。

参考资料:《魏书》、《北齐书》、《隋书》

相关资讯

海灯让少林武术天下闻名,为何少林寺不准他进门,宣称与少林无关

80年代初,一部《少林海灯法师》不光让释海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还让少林寺也跟着火了一把。然而少林寺不仅不稀罕释海灯的名人效应,反而还急着打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释海灯俗名范靖鹤。1902年,他出生于四川江油一户贫寒人家,好在父亲会些裁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的前世今生,走进真实的少林历史

“少林功夫好啊,真滴好,少林功夫棒啊,真滴棒,我是铁头功,无敌铁头功,你是金刚腿,我是金刚腿。”看过周星驰的《少林足球》的小伙伴们听到这句台词,一定会笑半天,毕竟当年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深受大家的喜爱。

探访少林寺景区,感受雄视武林近千年的少林文化,附带游玩攻略

嵩山少林,佛教圣地,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典故,属于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和功夫的发源地,有武侠情结的人,自然都想亲临少林寺,感受浓厚的寺庙氛围和雄视武林近千年的少林文化,窥探真切的历史遗迹,找寻影视剧中的画面和场景,圆儿时的梦想。嵩山风光关于少林

少林方丈释永信退股,曾一片破败的少林寺为何拥有庞大的商业版图

文 | 华商韬略 周蓉  4月7日,“河南少林寺进军房地产,4.52亿在郑州买地”的消息冲上热搜,不少网友都表示震惊。此前,释永信持有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想不到的是,这事儿还有后续——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退出少林寺控股公司。

2006年普京访华,专程拜访少林寺,要和少林武僧比武,结局如

随着互联网的传播,“武术打假”越来越热,一些搏击选手挑战“传武大师”,所谓的大师在搏击术面前顶不住三招。后来很多大师和高手被网友扒皮,其实是沽名钓誉的骗子,完全不会功夫。“传统武术”是骗子的重灾区,各地自封的大师数不胜数。

释德扬:少林寺第一高手,少林武僧团总教头,拒绝移民海外

提起少林寺,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都是少林功夫,以其博大精深享誉世界,被誉为“天下武学正宗”。少林功夫之所以名扬天下,妇孺皆知,除了武侠小说、功夫影视剧的传播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林寺武僧团的大力推广。

焚毁前的少林寺,才是真少林!

“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我们对少林寺的印象只源于电视剧和电影,在我们浅薄的认知中,对少林寺的最深刻印象便是里面的人“武艺高强”。“站如松,坐如钟”仿佛是少林寺的僧人

少林寺民间故事《少林和尚》之三

篇幅受限,全本欣赏请点击↓↓↓「PP连环画」少林寺民间故事《少林和尚》之三「少林寺的由来」等

不比黄山、少林寺便宜,武当山却鲜少被吐槽门票太贵,怎么回事?

据说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轻功梦,武当山的梯云纵自古便是名家推崇的上乘轻功,不过现实与小说总是有些差别,武当山的轻功只是跳的较高一点而已,可能我国的跳高运动员都比武当山的道士们“轻功”还要了得。可就算武当山没有轻功梦,作为中国道教名山武当山也是。

春日古建图鉴10丨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 中国禅宗祖庭

【编者按】春日的河南,绿意盎然,繁花盛开。当姹紫嫣红的春色邂逅古朴雅致的古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落英缤纷,生成了一幅灵动的春日胜景,让人不禁感慨鬼斧神工和巧夺天工的完美融合。大河网策划推出《春日古建图鉴》系列报道,邀请广大网友共睹身边古

少林寺回应区别对待中外游客

8月10日,有网友发视频质疑称,河南嵩山少林寺区别对待中外游客,疑似景区内某处允许外国游客进入,但不准中国游客进入。8月11日,少林寺工作人员向海报新闻记者回应称,目前少林寺景区没有接到“外国人能进中国人不能进”相关通知。

李连杰成名作《少林寺》重映意义何在

作为中国功夫巨星李连杰的成名作,82版《少林寺》更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消息一出,立马引来网络热议。当主题曲歌词中的“少林少林”响起时,电影中的经典画面开始在人们眼前闪现。1905电影网专稿时隔40年,《少林寺》4K修复版本4月15日日本重映。

少林寺,念起生意经!背后已成商业帝国

武侠迷和财经读者都没想到,少林寺竟然会登上了财经新闻的热搜。原因,竟然是少林寺持股的一家公司,以452亿拿下了郑东新区的一宗商业、商务用地。一时间,少林寺进军房地产的消息引起网友热议,但事实上,这并非少林寺首次买地。

尼泊尔“少林寺”:所有人武艺高超,却只收女不收男

上世纪80年代,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红遍大江南北乃至亚洲,少林寺的名声也享誉海外。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上,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少林寺”。那里人人都会功夫,技艺超绝,只不过,那里只收尼姑不收和尚。

少林寺免票后游客暴增堵车几公里,景区告急:一天仅能接待4万人

2月19日和20日是免票游览后的第一个周末,前往少林寺游玩的游客暴增,致使景区周边交通异常拥堵,堵车长达数公里。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近日,千年古刹河南嵩山少林寺实行免门票措施。不少游客只得将车辆停在附近村庄,步行前往景区。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国学易经文化网法拉利跑车网桂林日月双塔资讯网欧米奇西点学习网今日东营红木家具网今日合肥联想电脑评测网二手车资讯网柏林旅游网Java编程学习网河南旅游网今日阜阳今日宿州吉隆坡旅游网
嵩山少林寺资讯网-嵩山少林寺一般指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建筑群包含常住院、塔林、达摩洞、初祖庵、二祖庵;单独的少林寺游览主要围绕这几个景点展开,寺中不可错过的还有武术表演和实景演出。
嵩山少林寺资讯网 yunchuansong.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