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7:00:14 | 浏览:884
“文物人太累了,我没有办法抢救所有的文物我没有办法保障文物不受损,郑州博物馆馆长张霆说,作为文物工作者文物的安全比我们的生命重要,我泪流满面………”7月23日晚,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在微信朋友圈里如是说。
北宋皇陵管理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虽然现在雨小了很多,但最近巩义的暴雨是历史罕见,我们领导全体出动,已经连续两天都在外面排查文物受灾情况,办公室值班的只有一两个人。现在巩义手机信号很差,我们也联系不到他们。”
......
连日来,河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多地出现洪水。河南省的文物安全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而省内的文物保护专家们更是四处奔走。
河南是全国文物大省、考古大省,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有世界文化遗产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70处。
灾害来临之际,河南省各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就开展相应行动。郑州市应急响应期间,河南博物院暂停开放和预约参观。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也发布公告称,嵩山风景区内所有景点暂停对外开放。
然而暴雨、洪水依然产生了严重影响。社交媒体视频显示,湍急的雨水涌入少林寺内,少林寺门前水流成河;河南博物院大门口,大水一度齐腰深,一些员工与观众被困;在龙门石窟景区内,伊河水位已经溢出河道,漫过景区路面;郑州3600年前商城遗址夯土更是出现部分倒塌。
面对灾情,河南文物考古人抱持着“ 人在,文物在”的信念。暴雨期间,全省各级文物部门深入博物馆、考古工地、遗址等一线现场,巡查、加固、排涝、清淤等,全力抢救受到暴雨威胁的文化遗产,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与险情抗争,撑起文明的保护伞。
另据了解, 国家文物局已专题研究支持河南省受灾文物抢险工作,决定动用文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项目资金,支持河南受灾文物应急、支护、抢险及勘察勘探等,确保受灾文物第一时间得到保护。
编辑:孙欣祺
“文物人太累了,我没有办法抢救所有的文物我没有办法保障文物不受损,郑州博物馆馆长张霆说,作为文物工作者文物的安全比我们的生命重要,我泪流满面………”7月23日晚,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在微信朋友圈里如是说。
河南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日雨量已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南都记者了解到,7月20日,嵩山风景区内所有景点暂停对外开放,据现场画面显示,嵩山少林寺被淹,已水流成河。目前,河南超过50家景区已临时闭园。
洛阳龙门石窟讲解(东山石窟、白园讲解)专业深度讲解,严选大咖。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宝库之一,共2345个佛像。它历史文化价值,需要讲解员娓娓道来,才能让我们平心静气的欣赏和品味。
去河南洛阳,第一站就是龙门石窟。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的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窟宝库,当然不容错过。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在唐代至盛,坐落于伊水东西两山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9月18日,“铭心妙相:龙门石窟艺术对话特展”在上海大学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展出27件龙门石窟研究院特藏和16件当代艺术作品,是龙门石窟文物首次来到上海。千年前的北魏“龙门二十品”、北魏至唐代的造像与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展。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如何让游客更好地体验“老家河南”美景,感悟“老家河南”文化?今天,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豫见金秋 惠游老家”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为进一步启动旅游市场,拉动消费,全省文旅系统于10月10日至11月10日开展“豫见金秋
初秋时节,众多市民和游客来到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领略千年石刻造像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美妙意境,享受秋日里的休闲时光。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现存佛像10万余尊、佛龛2300多座。
其中,《龙门金刚》寓意深远,也令我的目光聚焦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中。河南卫视又又。一场《七夕奇妙夜》又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场充满自信和创意的文化普及。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历史价值、艺术魅力、学术价值可想而知。
来源:河南广电-映象网最新消息!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1月30日,洛阳龙门景区对全省各城市居民实行分时、分期免门票参观游览计划!为让家乡人民更好地分享“老家河南”文化旅游发展成果,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打卡洛阳城·青春跃龙门”的激情
记者从龙门园区管委会了解到,为致敬河南人民众志成城,携手共度难关,建设家园的奋斗精神,答谢全省人民长期以来对龙门景区的支持与厚爱,让家乡人民更好地分享“老家河南”文化旅游发展成果,。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韶萌 河南文化名片龙门石窟“放大招”。
中新社记者 刘鹏 摄图为游客夜游龙门石窟。中新社记者 刘鹏 摄图为游客在佛。中新社记者 刘鹏 摄图为夜幕下的龙门石窟。10月14日晚,夜幕下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在连绵灯光的衬托下蔚为壮观、神秘莫测,吸引游人山间夜游。
#鲸探#龙门石窟石刻艺术精品#数字藏品鲸探将于2022年6月14日12点发售基于龙门石窟石刻艺术精品的二创作品,都是精品。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首、位于古都洛阳城南的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之际,即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佛教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给予了“三个最”的高度评价。
8月2日,在龙门石窟可以看到 ,整个卢舍那大佛已经脱下“防护服”,真容再现,快和洛洛一起来看看。"去年12月,奉先寺大型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本次工程主要分为两大重点部分:一是渗漏水治理,即根据奉先寺地质状况、裂隙分布、渗漏水病害发育程度。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13千米处的伊河岸边,始凿于北魏年间(386-534)的龙门石窟面水临山,为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因香山和龙门相对而立,如同一道天然门阙,故而称伊阙。龙门石窟历经北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和五代400余年的开凿营造,其中以